高山腦水腫症的危險因子

海拔高度

這是外在環境中對高山腦水腫症發生的最關鍵因子,由於當海拔超過2500公尺以上時,人體可利用空氣內的氧氣濃度大約為15.4%,已小於平地約25%的正常氧氣供給量,因此當人在短期內處於這種環境之下,將出現急性與慢性缺氧的各項症狀。

爬升速度

這是外在缺氧環境和內在人體狀況各項因素對高山腦水腫症發生的交替性關鍵因子,由於人體對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因此當必要進入高山及高原地區時,只要依循著階段式的適應,將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高山肺水腫症的發生及損傷。

感冒感染

當準備進入高原或高山之前或時期中,應絕對避免發生感冒等症狀,否則最好應避免上山,因為這項因子除了極易混淆高山腦水腫症狀,並且有加重發生的高山肺水腫症的發生。

高血壓

高山腦水腫症的另特徵之一就是腦部呈現高血壓的發漲感,但對於已患有高血壓的人並不會對既有手臂上的血壓造成高升的現象,甚至可能反而有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身體在極端缺氧環境下能量重新分配的現象,也就是血液重新集中到肺部及腦部,從一般的高血壓轉移造成肺部高血壓及腦部高血壓。

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基本上分成三類現象包括心跳過快、心跳過慢、及心速不規律,但是除了心跳過緩之外其餘對高山腦水腫症都有加重危險之慮。

正常人在平地時的心跳速度應該在72-75之間,但是當高度超過3000公尺之上時,因為缺氧之故將加速心跳速率,一般若沒有發生高山症者,他們的心跳將增加到80-82下/每分鐘,但是若發生高山腦水腫症者在修息時的心跳將增加達90-95下/分鐘,這樣的心搏速度對心律不整的人將產生致命的危險,尤其是心臟衰竭或心肌梗塞所導致的心律不整,將使原有的病灶加重之外,還將更容易啟發高山腦水腫症及腦中風的發生。

心臟衰竭

心臟無力或心臟衰竭等病因將直接地導致高山腦水腫症的發生。由於腦部血流的加速及腦部高壓的發生,是由於環境急速缺氧導致身體將血液重新分配到腦部以獲取更多氧氣的一種代償生理現象,由於血壓是心臟輸出量與血管阻力的乘積(BP=CO x TPR),同時心臟輸出量又是由心臟射血指數和心跳數的乘積(CO=HR x EF),當心臟越有力量時,心臟的輸出量也就越大,在滿足腦部能量及血壓的需求之下,心跳數將不易升高,同時血管也將越不會收縮。

對於心臟衰竭或因二尖瓣膜症等因素引起心臟無力的人,將因為在血液重新分配之際,迫使腦動脈收縮及腦水腫更加嚴重,同時也會大幅度的提高心跳數,一般來說大概會增加到90-95下/分鐘左右。這現象將使患者的心臟衰竭及高山腦水腫症預後變得越來越差。

貧血症

貧血症一般大致分為遺傳性的貧血(如地中海型貧血)、腎因性貧血(如慢性腎臟衰竭)、以及心因性的貧血(如二尖瓣脫垂症候)等類別,最後都是導致血液中的帶氧能力下降。

但是當處在高山或高原等缺氧環境之下,身體為了補償氧氣的不足將大量製造更多的紅血球及血紅素。這結果將使得血液的濃度快速變濃稠,在高山腦水腫症發生之際,將極易發生血管梗塞,進而轉變成腦中風等致命性的高山腦水腫症。

性別及年齡

由於男性的活動力及耗氧量總是比女性高出許多,另外再加上女性的體脂肪含量也較同齡、同重量的男子高,在缺氧時將有利於轉化成無氧代謝的原料。因此當處於極端缺氧環境下之時,男性的耐缺氧能力也就顯得較差。許多的研究已發現男性發生高山腦水腫症的比率明顯的比同年齡層的女性高出許多。

另外,身體的氧氣代謝功能常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減少,一般而言當年紀達60歲時心臟的心輸出力也將下降至80%以下,而當70歲時則將下降至65%以下。因此年齡越大越容易發生高山腦水腫症。

高山症肺水腫的危險因子

1.海拔高度

這是外在環境中對高山肺水腫發生的最關鍵因子,由於當海拔超過3000公尺以上時,人體可利用空氣內的氧氣濃度大約為14.36%,已小於平地約32%的正常氧氣供給量,因此當人在短期內處於這種環境之下,將出現急性與慢性缺氧的各項症狀。

一般來說當人在3000-4000公尺的高度並進行比平常還損耗體力的活動(如滑雪、登山、攀岩等)時,將有35-42%的人可能發生高山肺水腫症,但是一旦高度超過4500公尺後,則將有62%的人將罹患不同程度的高山肺水腫症。

海拔高度與氣壓表

2.爬升速度

這是外在缺氧環境和內在人體狀況各項因素對高山肺水腫症發生的交替性關鍵因子,由於人體對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因此當必要進入高山及高原地區十,只要依循著階段式的適應,將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高山肺水腫症的發生及損傷。

研究發現當進入3500公尺之後,每天再爬升的速度若能夠小於400-500公尺的話,高山肺水腫症的發作率將可以減少到7-60倍以上。以2011年對進入4550米的阿爾卑斯山的不同遊客或登山者的研究統計發現,分別以2-4天速度爬山的登山者,發生高山肺水腫症的比例小於0.8%,但是若是在22小時之內就登上山上者,發生高山肺水腫的比例將高達62%以上。

3.感冒感染

當準備進入高原或高山之前或時期中,若發生感冒等症狀之際,最好避免上山,因為這項因子極易發生致命的高山肺水腫症。筆者曾進入拉薩附近的地區考察時,隨行當地導遊的女兒就因為剛從四川回來時,剛巧又患有感冒症狀,一時疏忽沒有休息就隨團上山,結果患得嚴重的高山肺水腫症及高山腦水腫症,經急救後仍然無效,最後失去寶貴的生命。

由於高山肺水腫症發作時,肺部已有大量的液體留存,若加上因為感冒的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將明顯的擴大發炎惡化病情,讓原本已處於虛弱的體質狀態更加無力抵抗病菌,同時病人也常因為積痰堵塞呼吸道,造成急性缺氧死亡。

4.氣喘過敏

進入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或高原旅遊時,對於有過敏或氣喘病歷的登山者應加倍小心罹患高山肺水腫症,因為當這兩種病症同時發作之際,對病症將有嚴重加乘效果。

由於這兩項病症結果都表現在呼吸道的刺激與收縮,過度氣喘時將激發氣管的收縮,同時也將觸發肺部血管的收縮,使得原來已過度飆漲的肺動脈血壓更加升高,也因此將快速引發肺泡積水。研究發現患有輕度氣喘的患者,最保險的登山或旅遊的高度應該限制在5000公尺以下,而嚴重氣喘的患者則應在3000公尺以下較為安全。

5.高血壓

高山肺水腫症的最大特徵之一就是肺動脈高血壓,但對於已患有高血壓的人並不會對既有的血壓造成高升的現象,甚至可能反而有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身體在極端缺氧環境下能量重新分配的現象,也就是血液重新集中到肺部及腦部,從一般的高血壓轉移造成肺部高血壓及肺動脈高血壓。

由於長期高血壓的因子可能已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這對原先在肺部只有約20mmHg的肺動脈血壓,一下子飆升到60-80mmHg高血壓之際,將造成嚴重的血栓使肺臟破壞衰竭。

6.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基本上分成三類現象包括心跳過快、心跳過慢、及心速不規律,但是除了心跳過緩之外其餘對高山肺水腫症都有加重危險之慮。

正常人在平地時的心跳速度應該在72-75之間,但是當高度超過3000公尺之上時,因為缺氧之故將加速心跳速率,一般若沒有發生高山症者,他們的心跳將增加到80-82下/每分鐘,但是若發生高山肺水腫症者他們的心跳將增加達92-95下/分鐘,這樣的心搏速度對心律不整的人將產生致命的危險,尤其是心臟衰竭或心肌梗塞所導致的心律不整,將使原有的病灶加重之外,還將更容易啟發高山肺水腫症的發生。

7.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或心臟無力的病因將直接地導致高山肺水腫症的發生。由於肺動脈高血壓的發生是由於環境急速缺氧導致身體將血液重新分配到肺部以獲取更多氧氣的一種代償生理現象,由於血壓是心臟輸出量與血管阻力的乘積(BP=CO x TPR),同時心臟輸出量又是由心臟射血指數和心跳數的乘積(CO=HR x EF),當心臟越有力量時,心臟的輸出量也就越大,在滿足血壓的需求之下,心跳數將不易升高,同時血管也將越不會收縮。

對於心臟衰竭或因二尖瓣膜症等因素引起心臟無力的人,將因為在血液重新分配之際,迫使肺動脈收縮得更加嚴重,同時也會大幅度的提高心跳數,一般來說大概會增加到90-95下/分鐘左右。這現象將使患者的心臟衰竭及高山肺水腫症預後變得越來越差。

8.貧血症

貧血症一般大致分為遺傳性的貧血(如地中海型貧血)、腎因性貧血(如慢性腎臟衰竭)、以及心因性的貧血(如二尖瓣脫垂症候)等類別,最後都是導致血液中的帶氧能力下降。

但是當處在高山或高原等缺氧環境之下,身體為了補償氧氣的不足將大量製造更多的紅血球及血紅素。這結果將使得血液的濃度快速變濃稠,在肺動脈高血壓發生之際,將極易發生血管梗塞,進而轉變成肺梗塞、肺出血或血痰等致命性的高山肺水腫症。

9.年齡性別

身體的氧氣代謝功能常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減少,一般而言當年紀達60歲時心臟的心輸出力也將下降至80%以下,而當70歲時則將下降至65%以下。因此年齡越大越容易發生高山肺水腫症。

一般而言,由於男性的活動力及耗氧量總是比女性高出許多,另外再加上女性的體脂肪含量也較同齡同重量的男子高,在缺氧時將有利於轉化成無氧代謝的原料。因此當處於極端缺氧環境下之時,男性的耐缺氧能力也就顯得較差。許多的研究已發現男性發生高山肺水腫症的比率明顯的比同年齡層的女性高出幾倍以上。

高山症攻頂尋夢計畫

高山攻頂尋夢計畫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許多的夢想,然而對所有的登山者的夢想而言,大多是在這一生中能夠登上心中的幾個大山山頂,最好是幾座世界級的高山,包括從周遭耳熟能詳的玉山主峰、到鄰近國家的特殊高峰或高原地區,如日本的富士山、夏威夷的毛納基火山、甚至到阿拉斯加的丹奈利峰等等,最後當然希望能挑戰世界級的高山,如世界第二高峰的喬戈里峰(K2峰)及世界第一喜馬拉雅山上的聖母峰等等夢想。為了讓您的人生夢想能夠成真,我們將在這個單元內特闢一個高山攻頂尋夢專輯,幫您的人生大夢擬訂可行計畫!

小學級之 3000 – 4000 公尺高山的攻頂萌想

萬丈高樓,平地起,雖然在每位有志登爬高山的勇士們的心中,都希望能夠攀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但是在達到那遙遠的夢境之前,仍然應該先從 3000 到 4000 公尺的高山進行攀爬及訓練,才是所有公認最踏實保險的方式,更何況據研究統計在 3000 到 4000 公尺的中高度山峰中的風景,因為林相與氣候、地形等因素,所以常常是風景最美的山峰。

因此在這個小學級數的攻頂小夢想單元中,我們將為所有山友及遊客介紹世界各地公認最美、又最具區域代表特色的畢生必須攻頂山頭系列。單元裡面除了提供所有該處山巒的地理資訊之外,我們也將提供各種氣候、地形、氧氣分壓、高山症發生率及預防高山症的注意事項、登山路線圖等等的一系列應注意資訊,以幫助所有登山者能夠完成這『小學級』的攻頂夢想。

初中級之 4000 – 5000 公尺高山的攻頂小夢想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當您已經完成至少三座以上的『小學級』高山的登峰之後,您將有資格繼續朝向『初中級』的高山攻頂逐夢。由於在台灣已經沒有超過 4000 以上的高山,因此在本單元中我們將為您介紹世界各國境內有關介於 4000 – 5000 公尺的著名山岳,包括夏威夷的 Mauna Kea 山、美國洛磯山脈中的 Mt.Elbert、 Mt. Harvard 、Mt. Yale 、La Plata Peak 等等山岳,歐洲瑞士的阿爾卑詩山的馬特洪峰、法國白朗峰等等,在大陸雲南地區的玉龍大雪山、拉薩地區的納木措等等西藏高原上面、馬來西亞的京那巴魯山等等著名山岳。

在這個初中級數的攻頂夢想單元中,我們除了提供所有該處山巒的地理資訊之外,我們也將為山友及遊客提供各個山岳的氣候、地形、氧氣分壓狀況、該地區高山症發生率、及預防高山症應注意的事項、登山路線圖等等的一系列應注意資訊,以幫助所有登山者能夠完成這『初中級』的攻頂夢想。

高中級之 5000 – 6000 公尺高山的攻頂夢想

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雖然完成了小學級還有初中級的高山登山夢想之後,總是會覺得爬到這些山岳上面,就像是逛西門町一樣的熱鬧之時,您應該就可以開始往高中級數的高山攻頂逐夢了!在本單元中我們將為所有的山友及遊客提供世界各國著名在 5000 – 6000 公尺的高山山岳,包括加拿大最西北端育空省,有北美第二高峰的洛根山,即位於墨西哥有北美第三高山的澳里薩巴山,大陸四川地區的四姑娘山的大姑娘、二姑娘、及三姑娘山,青海省的巴顏喀喇山,祁連山,土耳其的亞拉拉特山,俄羅斯的厄爾布魯士山等等著名山岳。

在這個高中級數的攻頂夢想單元中,我們將提供所有該處山岳的地理資訊之外,我們也將為山友及遊客提供各個山岳的歷史、氣候、地形、氧氣分壓狀況、該山岳的高山症發生率、及在該山區預防高山症應注意的事項、登山路線圖等等的一系列應注意資訊,希望所有登山者都能夠在這個階段中完成這『高中級』的攻頂理想。

大學級之 6000 – 7000 公尺高山的攻頂夢想

雖然有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哲理,但是經過小學、初中、高中等級數的登山洗禮之後,相信所有的登山者將會在有生之年繼續完成他對征服高山的夢想!我們在這個單元之中,將提供所有山友在世界上的所謂大學級的高山逐夢計畫,包括大陸地區崑崙大山中的玉珠峰、布格達板峰,四川地區的四姑娘山、雀兒山等,雲南地區的梅里雪山,西藏地區的念青唐古喇山,阿拉斯加的麥金利山,阿根廷的阿空加瓜山,秘魯的瓦斯卡蘭山,智利的特雷斯克魯賽斯山等等的高級著名山岳。

在這個大學級數的攻頂夢想單元中,我們將更詳細的提供所有該處山岳的地理資訊之外,我們也將為山友提供各個山岳的歷史、氣候、國情、地形、氧氣分壓狀況、還有該山岳的高山症發生狀況、及在該山區預防高山症事先應注意的事項、登山路線圖等等的一系列的必要注意資訊,主要讓所有登山者都能夠完成這個階段的『大學級』的攻頂夢想。

碩士級之 7000 – 8000 公尺高山的攻頂大夢想

看過『登峰造極』的電影之後,相信對於已經完成前面大學級的登山者來說,將會繼續的發展他們的攻頂大夢想,因此在本單元中,我們將提供更進一步的攻頂資訊給山友們,做為再進修研究所級的征服高山之夢想。在 7000 – 8000 公尺的大山之中,我們將盡可能地收集包括在大陸新疆地區的托木耳峰、公格爾山、皇冠山,哈薩克地區的漢騰格里峰,西藏地區的格重康峰、尼泊爾的喜馬爾佐力山、印度的卡蜜特山等等世界百大山峰。

在這個研究所級數的攻頂夢想單元中,我們除了提供更詳細的該處高山山岳的地理資訊外,也將為所有山友提供各個山岳的歷史、氣候、國情、地形、氧氣分壓的狀況、另外還將對該山岳的高山症發生狀況紀錄、以及在該山區應預防高山症事先準備注意的事項、包括登山路線圖等等的一系列的必要資訊作一提供,希望讓能進入這些高山山的登山者都能夠完成這個階段的『研究所級』的攻頂夢想。

博士級之 8000 – 8844 公尺高山的攻頂終極夢想

在所有登山者的內心之中永遠都會有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夢想,但是除了極少數人能夠攀頂之外,許多人常常也在登山過程中蒙主恩寵,不過登上極限的阻礙卻永遠無法阻止人類的探索慾望。因此在本單元之中,我們將提供世界上超過 8000 公尺以上的著名山岳資料,包括世界第一高山的聖母峰,第二高山的 K2 峰或喬戈里峰,世界排名第三的大山干城章嘉峰,以及第四到第十四的各個山峰資訊。

在這個博士級數的人生終級攻頂夢想單元中,我們將詳細的提供這十四個山岳的基礎地理資訊之外,也將為所有博士級的山友提供各個山峰的歷史、氣候、國情、地形、氧氣分壓的狀況、另外還將對該山岳的高山症發生狀況紀錄、以及在該山區應預防高山症事先準備注意的事項、包括登山路線圖、各國團體的登山計畫,登山前的訓練適應方式,各個登山基地的聯絡方式,攀爬者的紀錄與姓名等等的一系列的必要與非必要等資訊作一提供,希望讓能進入這些極限高山的登山者,都能夠完成這個階段的『博士級』的夢幻攻頂理想。

高山症缺氧問題-失眠

拉薩夜未眠-失眠

曾經有人說過,今生一定要走訪一次青藏高原,這個「世界屋脊」有太多神秘且讓人著迷的地方。跟隨旅行團安排,令傑踏上這趟探訪青藏高原十幾天的旅程。搭著前往西藏首府:拉薩的飛機,享受奔馳在浩瀚的天路上,看盡離天堂最近的良辰美景,一下飛機即是海拔3600公尺左右的高原,一個完全不同於台灣的美景逐漸出現在眼前,抵達的第一天,旅行社告知由於初抵西藏,為了讓旅客們適應高原環境,所以不安排任何活動。晚上準備睡覺的令傑,卻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躺了將近快要三個小時後才在半夢半醒中睡著。

第二天在腦袋仍然渾渾沌沌的令傑,被領隊趕著搭車前往海拔高度約莫4440公尺,西藏最大的淡水湖-羊卓雍措,湖水碧藍清澈,湖光山色,景色如畫,傍晚時便回到拉薩飯店休息結束第二天的旅程,睡覺前的令傑回想起今日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不知道是不是興奮得睡不著覺還是其他的緣故,反正也是撐了三個多小時以後才勉強闔眼入睡,在睡眠中好幾次因為夢到鬼神作亂而嚇的醒過來,甚至還有鬼壓床的感覺,使他整夜翻來覆去。

隔天一早,令傑拖著疲憊的身體,必須再跟著旅行團沿著平均海拔5000-6000公尺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入口前進,準備前往西藏的第二大湖泊-納木錯時。途中令傑出現了劇烈的頭痛及頭暈現象,可能是前一晚的失眠情況,使他全身無力、沒有食欲、甚至一度出現幻覺的現象。在這樣不舒服的情況下,導遊緊急提供氧氣罩給令傑,得到舒緩後的令傑在導遊的攙扶下回到車上休息。沒想到結束這天的行程後回到飯店的令傑,即使頂著疲累的身體卻還是睡不著,甚至心跳的頻率還會忽快忽慢、呼吸急促,導致令傑的第三夜依然還是無法順利入睡。

令傑失眠的狀況持續了幾天,就算有睡著也是斷斷續續的睡眠品質,甚至還會做惡夢,使令傑在白天時感到疲倦、無精打采、魂不守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導遊建議令傑後幾天的行程暫停參與,在飯店補充睡眠有體力後在跟上腳步吧!不得已的情況下令傑只能聽從導遊的建議,一生最期待的旅行,卻因為「失眠」落得哪裡都去不了的下場,使令傑感到很失落,每一晚的令傑究竟是發生什麼事情使他夜夜難眠呢?

西藏熊貓眼

回國後的令傑,與領隊及同行的夥伴們聚餐時,看著自己在每張照片裡都出現像熊貓一樣的黑眼圈,令他十分懊惱,令傑與大家紛紛討論起造成失眠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藥物、心臟病、呼吸障礙、身體疼痛、生活壓力、精神障礙、腸胃問題、疲累、外部環境等等。從未想過一個在普通不過的失眠卻讓他夢寐以求的旅行就此畫下一個休止符。那麼在眾多原因中,是哪一個原因使令傑發生失眠的問題呢?又為什麼失眠的症狀只發生再令傑的旅途中呢?

累到睡不著

正當令傑和夥伴們討論時,在網路上意外發現「高山症與耐缺氧研究中心」這個網站,看見許多關於高山症的詳細解說後,發現原來自己可能不是因為疲累或是興奮的原因而導致失眠,便將自己在旅行時發生的經歷與失眠症狀敘述於信中寄給陳博士,在幾天後的回信中,博士研究室回應了令傑在青藏高原上引發「失眠」的真正原因。

依據令傑所述的失眠狀況,博士研究團隊表示到了4500公尺左右的青藏高原,氧氣的濃度只剩下11.6%左右,在高山缺氧的環境下,當身體立刻會遭受缺氧壓力時,細胞便會發生缺氧代謝,因而產生許多垃圾級產物:氫離子,而這些氫離子在不斷累積後會使細胞周圍酸化,進而刺激酸敏感通道,引發大量神經訊息波傳遞到延髓,這些神經訊息波在我們睡覺前會不斷刺激延腦,使身體會產生許多反應。當意識還清醒時,延腦受到的神經訊息的刺激,會再繼續激活下視丘裡面分泌食慾素的神經細胞,大量的食慾素再激發體內釋出更多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令身體處在緊張及戒備的狀態,進而造成難以入睡的狀況。之後當好不容易睡著之後,因為缺氧所激發的大量神經訊息波,聚集到延髓時也將觸發大腦的視神經區,因而產生多夢的現象,甚至會使我們的大腦在睡覺時出現鬼魅及惡夢的動作,影響睡眠品質。

綜合缺氧後發生的種種睡眠障礙現象,令傑終於知道原來是高山的外部環境缺氧造成他在青藏高原旅行時發生失眠的真正原因。

缺氧的旅程

其實令傑在經過幾夜的失眠及睡眠障礙後,雖然白天會感到睏倦、精神不振、情緒不穩等現象,但這些都只是精神上的危害。許多人在青藏高原這樣的高海拔地區,急速缺氧的衝擊下,一旦失眠就可能是好幾天的事情,既不能馬上結束旅程也不能強迫自己睡著的情況下,身體將會出現頭痛、頭暈、意識模糊、全身無力、噁心想吐等症狀,而後將引起更可怕的高山症疾病腦水腫、肺水腫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當像是失眠如此可怕的警鈴響起時,便是在警告我們身體即將受到威脅了!

台灣是個多山的島嶼,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台灣以登山健行為運動的人口將近500萬人,同時出國旅行的人口比例也逐年增高,在多數人都喜歡爬山甚至到國外高原地方旅行的社會中,預防高山症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無法預測身體何時會遭到缺氧無情的突襲,但事先的準備是絕對可以把傷害降到傷害最低的必要工作。登山前應有充足的睡眠、適當補充水分及食物、避免感冒等,正常體能雖然必要,但同時補充強化能量及心臟動力的補給品,更是在登山前預防高山症的最重要準備!

這次小編分享著其他讀者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旅遊體驗,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一下飛機就到了海拔大約3600公尺左右的地區,身體一定會逐漸出現不適應的狀況,所以啊,在探訪高山的美妙之餘,一定要記得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下次又有什麼關於高山一定要注意的事情呢~盡情期待!

關於「高山症」其他深入的預防及正確研究資訊,可以搜尋我們研究室的「高山症與耐缺氧研究中心」,就可以看見更多詳情囉~

高山症易發生地區

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高山或高原地區都位於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地方,在這些高山地區有的有許多人居住在這樣的高度之上,有的則是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的高山地區,恰好的是這些地區卻又都是風景如畫,或者有鬼斧神工的地形,絕對適合我們平凡的人類去探險,去征服,去踏勘,去領略他們的美。只不過越是在這些地區,越是有數不完的危險,其中更以高山症是屬於危險之王,對所有的探險家、登山者,遊客等等,只要能夠克服這個因為缺氧所引發的高山症、高山症肺水腫、高山症腦水腫,那麼這一切都將值得!

國內外著名的高山症易發生地點

為了服務所有的夢想,我們特別收集了國內外著名的高山症易發生地點,供所有的山友、探險家、及遊客參考:

全世界急性高山症盛行率分布:

A. 丹奈利峰德納利山(Denali),據統計有30%的機率發生急性高山症相關問題。

丹奈利峰或德納利山(Denali),又名麥金利山(Mt. McKinley),位於阿拉斯加州東南部、阿拉斯加山脈中段,海拔6194米,是北美洲最高峰,也是美國的最高峰。它的俄語名稱是Большая Гора,意思是“大山”。 麥金利山地區擁有變幻莫測的高山風、典型的北極植被以及野生動植物。 海拔: 6,194 米,山脈: 阿拉斯加山脈。

B.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s),據統計有25%的機率發生急性高山症相關問題。

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s),位於北美洲西部,從加拿大橫越美國西部、直到新墨西哥州,綿延超過4800公里。此山脈的最高峰是埃爾伯特峰(Mt. Elbert),位於科羅拉多州境內,高度有4401米。羅布森峰( Mt. Robson)則是加拿大境內的最高峰,高度為3954米。

C.  夏威夷莫納克亞山(Mt. Mauna Kea),據統計有80%的機率發生急性高山症相關問題。

夏威夷的最大島上有一座海拔高達4205 公尺的火山叫:莫納克亞山(Mt. Mauna Kea),冬天會積雪。山頂有全世界最精密與大型之天文望遠鏡,是人類探索深奧宇宙的重要據點。

D. 阿爾卑斯山 (Mt. Alps),據統計在4559公尺以上的山區有53%的機率發生急性高山症,而在3650公尺的高度左右,則有34%的機率發生急性高山症相關問題。

阿爾卑斯山是一座位於歐洲中心的山脈,它覆蓋了義大利北部邊界、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它可以被細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勃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從奧斯特穀到布勒內山口的中阿爾卑斯山,從布勒內山口到斯洛文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最高點: 勃朗峰(Mont Blanc)海拔: 4,810 米。

E. 喜馬拉雅山脈(Mt. Himalayas),據統計在印度側的登山基地5949公尺處就已有40%的機率發生急性高山症相關問題。

喜馬拉雅山脈(梵文:हिमालय,「雪域」之意;藏文:ཧི་མ་ལ་ཡ,威利:hi ma la ya;英語:Himalayas)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位於亞洲的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邊境上。東西長2400多公里,南北寬200—300公里。分佈於青藏高原南緣,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上的主峰聖母峰或稱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8848米,為世界第一高峰。

F. 尼泊爾(Nepal),據統計直接飛行到尼泊爾的遊客在3860公尺時,就已有84%的機率發生急性高山症相關問題。

尼泊爾(Nepal)海拔由北部中國交界的崇高山脈(海拔4000米以上)向南遞減,中部(海拔1000米至4000米)為山地,南部靠近印度地區的海拔較低(1000米以下),並多為茂密林地。喜瑪拉雅山脈成為尼泊爾和中國的天然國界,包括珠穆朗瑪峰(即尼泊爾稱的薩加瑪塔峰)在內,世界10大高峰有8個在尼泊爾境內。尼泊爾分北部高山、中部溫帶和南部亞熱帶三個氣候區。北部冷季最低氣溫為—41℃,南部夏季最高氣溫為45℃。 地勢北高南低,相對高度差之大為世界所罕見,海拔1千米以上的土地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東、西、北三面群山環繞,因此尼泊爾自古有“山國”之稱。

G. 紐西蘭庫克山 (Mt. Cook),據統計有26%的機率發生急性高山症相關問題。

庫克山是紐西蘭南島骨幹南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高3,754米,位於南島中西部坎特伯雷地區。 庫克山頂部有大量積雪,以巨大冰川著名,最大的塔斯曼冰川長約30公里,平均寬2公里,景色壯觀,現被紐西蘭政府將此地域劃為庫克山國家公園。

高山症的發生因子之三:適應時間

高山症的發生與停留的適應時間也存在很大的關係,也就是適應的時間越短,越容易發生高山症。隨著攀升的高度上升,環境的氧氣分壓越來越小,活動量與體能消耗量卻越來越大,缺氧也會比較明顯。這是外在缺氧環境和內在人體狀況中的各項因素,對高山症發生的交替性關鍵因子。但是由於人體對缺氧具有很強的適應環境能力,因此當必要進入高山及高原地區時,只要依循著階段式的停留時間進行短暫的高度適應,將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高山症的發生及損傷。

攀升速度與高山症發生率的關係:

研究發現當登山者或高山遊客從2000公尺進入到4550公尺之間,如果能夠在3000公尺左右的高度,若能先停留4天以上的時間進行高山缺氧環境的適應,之後再以慢速攀升達4550公尺之際,則發生高山症的比例竟然只有沒有進行停留適應者的一半 (31 %vs.59%),尤其是登山者若能既在3000公尺的地方停留適應,同時也能夠以較慢的速度爬升時,竟然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12%vs. 59%)  的少數人會罹患高山症 。

高山症的適應時間與高山症發生率的關係,高山症的適應時間與高山症發生率關係統計說明:淺灰色條=未發生高山症狀者;深色條=已發生高山症者;Ascent=攀升速度;Pre-acclimatization=環境適應>4天

對預防高山症再攀升速度的建議:

因此當登山者或遊客在海拔2500~3000公尺處時,應停留2到3天,讓生理功能先做適應。海拔更高如4500m以上的高山,除了爬升速度必須減慢,可以以每天400m的基準上升較為適當,更重要的是必須在3000公尺的高度下,先停留適應達4天以上。

高山症的發生因子之一:海拔高度

1. 環境氣壓下降與高山症關係

在高海拔的低氣壓的環境中,因為人體可以獲得的氧氣分壓較海平面為低,因此將使肺泡氣中的氧氣分壓下降,造成肺泡中的氧氣分壓與血液中氧氣分壓之間的壓力差下降,單位時間內肺泡擴散到毛細管的氧減少,造成動脈中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下降。

簡單一點來說,也就是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雖然氧氣在同一高度仍然同樣是占約21%,但是海拔越高氣壓卻照比例降低,於是在越稀薄的空氣中同樣比例的21%氧氣,當到達海拔4600公尺時,環境中的氧氣大概只有剩下平地的50%左右。

計算方式為:–與平地比較所可獲得的氧氣比例為:412/760=54%–高山上實際在空氣中所含的氧氣比例為:21% X 54%= 11.34%當然實際外部環境和人體所能獲得的氧氣比例就不是簡單的用比例計算而得的,而是經過研究量測之後統計所得,詳細資料可參考下表:

不同高度的氧氣分壓與血氧關係表(單位:毫米汞柱 mmHg)

高度 M                PB             PiO2             PaO2              PaCO2              SaO2 %

0                             760           149               94                   41                       97

1,500                     630            122               66                   39                      92

2,400                     564            108              60                   37                      89

3,000                    523             100              53                    36                     85

3,700                    483              91                52                    35                      83

4,600                    412              76                44                    32                      75

5,500                     379            69                 40                   29                      71

6,100                     349            63                 38                    21                      65

7,300                     280             52                34                    16                       50

備註:高度=公尺,PB=大氣壓力,PiO2=吸入氧氣分壓,PaO2=動脈氧氣分壓,PaC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SaO2=動脈氧氣飽和度

由於大氣與肺泡中的『氧分壓』落差是隨著高度而縮小,影響肺泡中氧氣及二氧化碳兩種氣體的交換速率、紅血球結合氧氣能力,以及氧氣在組織中釋放的速度。因此,當身體組織中供氧不足產生缺氧,輕則引發高山症,若是突然的嚴重缺氧,則可能發生昏迷或引起更嚴重的高山症腦水腫,以及高山症肺水腫病變。

高山症狀在海拔2100m以上的任何高度都可能會發生,特別容易發生在海拔2750m以上,不過因人、因狀況而異,有些身體狀況較不好(心臟病、二尖瓣、長期慢性缺氧等),可能在1500-2000m就出現頭痛等上述不舒服之高山症症狀。

2.運動氣壓下降與高山症關係

正常情況下,人體在海平面運動時,動脈內的含氧量會微微的上升,以便供應回饋運動所需。但是,在高海拔的環境中進行運動、步行等消耗體能的事情,動脈內的氣壓反而會出現下降情況。

3. 睡眠氣壓下降與高山症關係

「睡得愈低,爬得愈高」,這也是高原登山的黃金法則之一,也就是攀爬高山或攻頂後,一定要下降到較低的海拔紮營過夜。這是因為在高海拔睡眠時,呼吸換氧能力在睡眠中會下降,因此晚上時低氧現象更明顯,更多的休息反而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