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高山症之三:能量轉換的最佳化

由於所有細胞能量的製造分為有氧代謝及無氧代謝兩種系統,其中有氧代謝的主要製造過程集中在每個細胞中的粒線體之內,只要當氧氣的分壓過小之時,粒線體就將被迫停工或怠工,從而轉換成無氧代謝的系統。由於在有氧能量轉換之初期需要大量的逆轉功能的蛋白酶生成,因此才會有許多的登山嚮導會要求階段式的適應與攀爬高山。所以強化有氧代謝的功能,將可有效的提升能量的轉換及儲備,使登山者較容易克服高山症之危害。

能量轉換最佳化之目的

高山活動之前,應該透過訓練或補充增補劑的方式,強化身體進行有氧代謝時的粒線體數量及效能, 而讓能量轉換成最佳化。這樣可以讓登山者或遊客挑戰較高的高原山地,也就是具有避較強的耐缺氧能力,進而減低高山症的發生率。

能量轉換最佳化之目標設定

由於有氧代謝的主要『發電機』是細胞中的粒線體因此在轉化成簡易的運動表現指標時,一般是以提高最大攝氧量作為計量,再挑戰高山及避免高山症發生的情況下,我們將以提高10%或達到60 (ml/kg/min) 的VO2max作為強化訓練的目標。

能量轉換最佳化之訓練方法

一、以五千長跑比賽的速度再加速稍快的速度跑步,舉例來說,用比你五千比賽成績配速稍快的速度2.5~7.5秒/400m 的配速跑4x800m,每趟之間做恢復跑四到五分鐘。

 

二、在非田徑場的地方,做藉著用不是盡全力的強有力,快速地跑一個回合三到五分鐘,每趟之間做恢復跑四到五分鐘的有氧力訓練。

 

三、一個星期中不要做有氧力訓練超過一次,而且在登山前一週不要做,否則你將會冒著訓練過度的風險,而且將會增加疲勞。

 

 四、在經過六週的最大攝氧量訓練後,即可以飛輪量測最大攝氧量。

能量轉換最佳化之增補劑方法

一、以長期用含有維生素B1的增補劑或營養品,透過它對粒線體裡面的檸檬酸循環過程中,有氧呼吸的ATP能量生產有明顯的幫助,將明顯幫助細胞從有代謝與無氧代謝之間的能量轉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