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腦水腫的治療及藥物給予

1. 立即下降

2. 氧氣,每分鐘給予4公升,或使血氧飽和度 90% ,

3. 依病情嚴重度以口服、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等方式,給予類固醇(Dexamethasone)8毫克後,之後依情況以每六小時給予 4毫克

4. 高壓袋治療

5. 活動量減到最低並保溫

6. 高壓氧艙:對於高山肺水腫症嚴重的患者,可以進入高壓氧艙進行治療。

一般在醫院內以相當於六個大氣壓的壓力艙內灌以高濃度氧氣,以強迫患者在受傷的呼吸功能下      仍然在血液中有較高的血氧濃度,以加速身體復元。

高山症肺水腫藥物的機制及副作用:

 1、類固醇(Dexamethasone)

 2、高濃度氧氣

高山症肺水腫的治療及藥物給予

輕度高山症

1. 立即下降

2. 氧氣,每分鐘給予4公升,或使血氧飽和度 90% ,

3. 鈣離子阻斷劑( Nifedipine)10毫克口服視反應每四小時給予,或每12-24小時給予長效型製劑Nifedipine 30毫克

4. 高壓袋治療

5. PDE5抑制劑:Tadalafil,每次10 mg,每日2次(間隔12小時)

6. 活動量減到最低並保溫

7. 高壓氧艙:對於高山肺水腫症嚴重的患者,可以進入高壓氧艙進行治療。

一般在醫院內以相當於六個大氣壓的壓力艙內灌以高濃度氧氣,以強迫患者在受傷的呼吸功能下      仍然在血液中有較高的血氧濃度,以加速身體復元。

高山症肺水腫藥物的機制及副作用:

1、 鈣離子 阻斷劑

 2、PDE5抑制劑

 3、高濃度氧氣

鈣離子阻斷劑冠達悅〈Adalat,學名為 Nifedipine〉

Sildenafil citrate類藥物

預防高山症的營養增補劑

預防高山症的營養增補劑

生物醫學運動科學界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研究之後,在缺氧 (Hypoxia) 科學方面已經有許多革命性的發現,同時也隨著人類對於高山運動需求的增加,使得在提高缺氧耐受力這方面的相關合法增補劑也漸漸開始商品化。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一個高山及高原面積就佔了26%的國土面積以上的中國,在近年內更是明確的透過國家的測試標準,以批准專門對抗高原反應或高山症的合法保健食品,期望透過這些類的增補劑的使用,讓更多的人能夠進入高原活動,以及預防對抗許多因為缺氧問題所引發的疾病。也因為從這大國開始規範之後,登山者在進行高山攀爬前,對於預防及對抗高山症的營養增補劑使用就成了常態性的習慣。以下就對於幾項科學界發現的增補劑進行比較說明:

強化心肺功能的增補劑

只有透過正向的強化心肌收縮力才能在高山缺氧的環境下,快速地讓血液循環加速,同時也才能夠有效地從肺泡中獲取氧氣,並適時地補充血氧給細胞進行有氧代謝。而到目前為止唯一能夠正向強化心肌收縮力的方式,就是透過抑制鈉鉀幫浦(Na+K+ATPase) 的蛋白酶的受體,讓心肌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增高,以直接強化心肌的收縮力。在醫學界以往都是以一類叫做強心配醣體的類固醇物質作為抑制該受體以達到強化心肌的目的,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所謂強心劑藥物,只可惜這類藥物因為對該受體的親和力太強,用太多劑量時反而將使得有毒性產生。

近幾年間由台灣的研發團隊從傳統中藥材丹參中提煉出一種同樣可以抑制鈉鉀幫浦酶的抗氧化物質,國際上對這項物質命名為MLB-R7,在經過幾項人體臨床的安全及功效測試之後,發現它不但具有多種心血管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可以明顯地強化並保護心臟,同時它也是第一個由台灣公司研發同時並取得中國大陸國家級保健食品執照,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效的合法產品。據研究顯示應該能強化心肺功能達10-15%的功率,這對所有的登山者來說,應該可以明顯的預防及對抗高山症的發生機率,也可用作為長期增加心肺功能的營養增補劑。

減低能量損耗的增補劑

一般在登山或到高原旅遊之間,必須盡量不要過度或進行激烈的動作,以設法減少身體在高山上時的能量消耗,這是在缺氧環境時要減少能量的消耗,以讓身體可以快速的適應高山症。在所有的細胞中都有非常耗能量的蛋白酶,其中一種叫做鈉鉀幫浦(Na+K+ATPase) 的蛋白酶,它可以用掉約40%的大腦總能量,同時也可能用掉骨骼肌肉的30%以上的能量,只要能夠使它能減少一點消耗,就會對缺氧環境的適應將可以明顯提升。

如同前面所提過的,透過局部抑制鈉鉀幫浦酶的方法,將可在身體遭遇同樣狀態的環境下,減少約3%的能量損耗。目前在營養增補劑方面的產品,已發現從丹參提煉出的MLB-R7具有局部抑制鈉鉀幫浦酶的功能,同時它又具有正向強化心肌收縮力的功效,是一項在高山上極具價值的營養增補劑。

加強清除代謝廢物的增補劑

由於在高山的缺氧環境下,細胞的無氧代謝將會急速爆增,這將使得無氧代謝的產物如乳酸、二氧化碳快速的在體內增加,因此如何降低身體在缺氧環境下的無氧代謝率,將是有效減低高山症發作的關鍵方法。因此增加血液的循環流通功能變成為增補劑的首要選擇。

近年來許多人在進入大陸的高山高原地區旅遊,例如西藏、九寨溝、香格里拉等地,當地的導遊或旅行社多會建議遊客服用紅景天製造的相關產品,這除了因為當地藏族的傳統習慣所選擇以外,近年很多的科學研究已發現在紅景天植物中的幾項天然物質,包括 Salidroside 、Rosavin、及 SISO等等,具有不同程度在清除無氧代謝的乳酸副產物之功效,可被應用在預防高山症的營養增補劑。

提供能量供應的增補劑

有氧代謝的主要功能可以讓每一個細胞有效多生產出36個能量單位,相對於無氧代謝的只有2個ATP能量的效率實在無法比擬。因此在進入高山活動之前,應該透過訓練或補充增補劑的方式強化身體粒線體的數量及效能,這樣可以具有避較好的耐受能力,進而減低高山症的發生率。

目前科學界已發現可透過許多的增補劑保養品的補充加上適當的訓練之後,將可幫助細胞增加粒線體的數量,這包括高單位濃度的Co-Q10,但是有效使用量必須達到每天1500mg以上的用量。

預防高山症的體能準備

強化心肌力量的體能

(一) 、跑步
         
跑步是最接近登山的方式,也是最有效果的訓練方式,可以同時達成強化心肌力量的體能訓練及降低無氧代謝耐力的訓練,但由於對膝蓋與腳踝的傷害較大,故跑步前,記得一定得先進行熱身運動達10分鐘以上是很重要的。對於一般不運動的人,可以不限時間的方式跑完三千公尺為目標;若三千公尺可以輕鬆跑完之後,則更進一步以五千公尺為目標;同時開始設定在25分鐘內跑完五千公尺,則將能達成有效預防高山症的基本心臟功能訓練。

(二)、自行車
       
若登山者的膝蓋曾經受傷或已老化的人,可以考慮採用以騎自行車的方式訓練心臟功能,但最好選擇上坡及高低起伏的路線,同時最少騎一個小時以上才能夠會有效果。

(三)、游泳
         
游泳主要的好處在於可以同時訓練心臟及肺臟的功能,若當登山者爬山時,常常上氣不接下氣的喘息,這種情況尤其是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更表現出無法呼吸的情況或者以前曾經發生過高山症的經驗的登山者,那就建議多多以游泳做為訓練方式,每次至少游個一千公尺,相信對於登高山及高山症的預防將會改善許多。

(四)、健走
         
健走的方式,若可以選擇有坡度的環境,背點有重量的東西,再加上快步健走,其實就跟登山差不多;若沒有這樣的環境,那就只能加快步伐,來達到訓練的效果,健走的方式,相較於跑步,是較沒有傷害的,建議以健走做為訓練方式時,每次至少須在一小時之內完成五千公尺的速度及每次須連續完成二小時的訓練,這對於攀登高山時發生高山症的機率將會降低許多。

雪攀步伐技術訓練

當登山者計劃攀爬高山之前,必須要熟習雪地攀爬的各項技術,以應付在高山又缺氧的冰雪環境。以下是擠向高山雪攀的基本步伐訓練技巧:

(一)、法式攀登步伐

         是以交叉步伐上攀的技術,如果登山者以左手在上方的姿勢向上攀登,那就會右腳冰爪跨過左腳向上橫向踩入雪地,然後移動左腳冰爪拉到上方橫向踩入雪地,一直重複這樣的動作上攀;但如果登山者換成右側手在上方的話,那就會先以左腳的冰爪跨過右腳向上橫向踩入雪地,然後再移動右腳冰爪拉到上方橫向踩入雪地,一直重複這樣的動作上攀。       

(二)、美式攀登步伐

        是以一隻腳只使用冰爪靴前面的四爪,水平踢進雪面,並只用此四爪水平踩著,另一腳仍然用八字形的踩法,登山者可以選擇只用左腳踢前四爪,右腳踩八字,但當左腳踢前面四爪累了,就可以更換選擇只用右腳踢前四爪,左腳踩八字,如此輪流用之。這步伐使用在上攀陡峭坡時,相當好用,但下坡時,較不易控制平衡及看到背後狀況。

(三)、八字形攀登步伐

        八字形踩在雪面上,而且全部冰爪都要一起踏入雪面,除了腳步外,身體要微坐,然後上半身還要保持正立。這樣的步伐在上攀時,可以減低腳掌與下肢彎曲處的壓迫感,讓登山者走雪坡上攀比較舒適,如果走在太陡峭的雪坡上,腳掌與下肢彎曲處的壓迫感而變得不舒服。

有氧訓練應注意事項

當進行有氧訓練應注意以下事項,以減低不必要的傷害:

(一)、如有心血管疾病或不適合激烈運動疾病者,運動前要先去請教醫生,並經醫師建議之後再接受訓練。
(二)、有氧運動前後要有足夠的熱身與緩和運動。
(三)、有氧運動不要激烈到隔天還會覺得累,也就是說,運動頻率和強 度應不致影響隔天的作息。
(四)、當有感冒的病毒或細菌感染時,不能從事激烈運動。
(五)、當外面天氣很冷或很熱,或空氣品質不佳時,應儘量避免外出運動。
(六)、有氧耐力運動前、中、後皆要攝取足夠水分。
(七)、仔細傾聽身體聲音,運動過程覺得腫脹、疼痛、不舒服或頭暈等現象,要停止運動或減輕運動強度,以減少運動傷害

治療高山症藥物的機制及副作用

1、丹木斯:

 2、乙酰胺基酚止痛劑

 3、抗組織胺藥物

 4、抗血清素受體阻斷劑

 5、類固醇 迪皮質醇

 6、高濃度氧氣

高山症藥物治療

對於高山症而言,藥物治療、或氧氣筒、高壓氧氣袋僅限用於急性病症的治療,例如輕微的急性高山症治療或高山腦水腫、高山肺水腫的輔助治療,一旦發生高山症,最好的治療方式還是是立刻下降高度、或下山,避免病情惡化。

磺胺類藥物丹木斯〈Diamox,學名為 Acetazolamide〉–>急性高山症(AMS)溫和型利尿劑,對磺銨劑過敏或蠶豆症者不宜使用。 

類固醇Dexamethasone、Prednisolone、Betamethasone –>急性高山症(AMS)、高山腦水腫(HACE),對磺銨劑過敏者,可以考慮使用類固醇的Dexamethasone。

但是由於類固醇停藥後會有反彈情況,加上類固醇會掩蓋高山症的症狀,這期間不建議繼續攀升,另外需在停藥十八小時後,觀察還有沒有任何高山症症狀,才能繼續嘗試攀爬。

鈣離子阻斷劑冠達悅〈Adalat,學為 Nifedipine〉–>高山肺水腫(HAPE),Sildenafil citrate類藥物

急性高山症的治療及藥物

(一)、輕度高山症

1. 停止繼續上升,降低高度或適應同等高度。
2. 給予丹木斯 (Diamox) 250毫克(一天三次),以加速適應。
3. 症狀治療 :

頭痛:給予乙酰胺基酚 (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 的止痛劑或消炎藥,例如:普拿疼、斯斯、泰諾、百服寧等等,每次一粒500mg,一天不得超過四粒。

嘔吐:給予抗組織胺藥物,如 Cyclizine、Diphenhydramine、Dimenhydrinate、Meclozine、Promethazine、Hydroxyzine 等類,或抗血清素受體阻斷劑,如:Dolasetron、Granisetron、Ondansetron、Tropisetron、Palonosetron 等類的止吐劑。

(二)、中度高山症

1、如症狀加重則立即下降。
 2、給予低流量氧氣筒呼吸氧氣。
 3、給予丹木斯250毫克(一天三次),或每六小時口服、肌肉或靜脈給予類固醇 4毫克的迪皮質醇      (Dexamethasone)。
 4、高壓袋治療。

高山症腦水腫的治療處理

立刻下降至低海拔地區

一旦發現已發生高山腦水腫症的徵兆時(尤其以行動不協調、或意思昏迷等),禁止再往上攀升高度。如症狀持續不變、或開始惡化、或血氧濃度SpO2小於75%以下時,應即刻往山下低海拔地區運送。

高壓氧氣

1. 一般氧氣筒: 對於高山腦水腫症初期的患者,可以吸純氧或高濃度氧氣以稍減緩和症狀。但對於一般無症狀者,為加強高山的缺氧適應能力,則暫緩使用。

2. 高壓氧艙:對於嚴重的高山腦水腫症患者,可以進入高壓氧艙進行治療。一般在醫院內以相當於6個大氣壓的壓力艙內灌以高濃度氧氣,以強迫患者在受傷的腦功能下仍然在血液中有較高的血氧濃度,以加速身體復元。

藥物治療(依醫學研究轉述,仍應以醫師臨床為主)

1. 皮質類固醇:Dexamethasone,每次4mg,每日四次(間隔6小時注射)

高山腦水腫症的預防方式

高山腦水腫症的預防方式及概念和已經發生高山腦水腫症後的治療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著重在行進前及進行中的生理狀態和高山環境進行調適,而已經發生的治療方式則僅僅對已發生的病灶問題進行緩解。

每日爬升速度的適應

從進入3000公尺的高山及高原地區時,為了提升人體對高山缺氧環境的適應能力,必須以階段式的適應方式進行攀登。以每天大約在400-500公尺的爬升速度繼續行進高山高原地區,將是降低高山腦水腫症發生及損傷的最重要預防工作之一。

高山區的體能適應

1. 避免發燒感冒感染

2. 大量飲水及排尿

3. 盡止過量的運動

4. 忌諱煙酒及熬夜

5. 酌增體脂肪儲藏

耐缺氧的優化訓練

腦部對缺氧的生理反應是高山腦水腫症的主要發生因子,因此強化耐缺氧的概念也將針對身體對能量的再分配,以及身體細胞對能量耗損的節約上進行預防訓練。

──在體能訓練方面,主要以練習氣功及靜坐等方式,來鍛練身體對能量的最少損耗,練習方式以呼吸吐納的時間能夠大於每分鐘各一次的呼及吸氣(1 breath per min)為目標(也就是越慢越好)。另外也可以使用低氧艙或在水中的閉氣訓練,使腦部能對血液或能量的再分配得到適應。

──在預防性的保健品或增補劑補充方面,應以強調減少耗能ATP的天然品為佳,如市面上的專門研究Na+K+-ATPase(鈉鉀幫浦)成份的MLB-R7等萃取物,經試驗確已具有明顯的耐缺氧功效。

心臟輸出力的強化

心臟力不足是高山腦水腫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因此加強心臟輸出力是為預防高山腦水腫症發生的重要方法。

──在體能訓練方面,應以強調增加心肺功能為主,建議在登山前每週的運動頻率為3~5次,每天運動的時間至少應有20~60分鐘,而且運動強度為最大心跳率(220減年齡)的60%以上。

──預防性的保健品或增補劑方面,應以加強心臟力的天然品為佳,如市面上的丹參萃取物、高劑量CoQ10(每日1.5g以上)或MLB-R7等成份應具有明顯的功能,並以具有降低心跳數的功能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