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高山症的營養增補劑

預防高山症的營養增補劑

生物醫學運動科學界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研究之後,在缺氧 (Hypoxia) 科學方面已經有許多革命性的發現,同時也隨著人類對於高山運動需求的增加,使得在提高缺氧耐受力這方面的相關合法增補劑也漸漸開始商品化。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一個高山及高原面積就佔了26%的國土面積以上的中國,在近年內更是明確的透過國家的測試標準,以批准專門對抗高原反應或高山症的合法保健食品,期望透過這些類的增補劑的使用,讓更多的人能夠進入高原活動,以及預防對抗許多因為缺氧問題所引發的疾病。也因為從這大國開始規範之後,登山者在進行高山攀爬前,對於預防及對抗高山症的營養增補劑使用就成了常態性的習慣。以下就對於幾項科學界發現的增補劑進行比較說明:

強化心肺功能的增補劑

只有透過正向的強化心肌收縮力才能在高山缺氧的環境下,快速地讓血液循環加速,同時也才能夠有效地從肺泡中獲取氧氣,並適時地補充血氧給細胞進行有氧代謝。而到目前為止唯一能夠正向強化心肌收縮力的方式,就是透過抑制鈉鉀幫浦(Na+K+ATPase) 的蛋白酶的受體,讓心肌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增高,以直接強化心肌的收縮力。在醫學界以往都是以一類叫做強心配醣體的類固醇物質作為抑制該受體以達到強化心肌的目的,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所謂強心劑藥物,只可惜這類藥物因為對該受體的親和力太強,用太多劑量時反而將使得有毒性產生。

近幾年間由台灣的研發團隊從傳統中藥材丹參中提煉出一種同樣可以抑制鈉鉀幫浦酶的抗氧化物質,國際上對這項物質命名為MLB-R7,在經過幾項人體臨床的安全及功效測試之後,發現它不但具有多種心血管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可以明顯地強化並保護心臟,同時它也是第一個由台灣公司研發同時並取得中國大陸國家級保健食品執照,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效的合法產品。據研究顯示應該能強化心肺功能達10-15%的功率,這對所有的登山者來說,應該可以明顯的預防及對抗高山症的發生機率,也可用作為長期增加心肺功能的營養增補劑。

減低能量損耗的增補劑

一般在登山或到高原旅遊之間,必須盡量不要過度或進行激烈的動作,以設法減少身體在高山上時的能量消耗,這是在缺氧環境時要減少能量的消耗,以讓身體可以快速的適應高山症。在所有的細胞中都有非常耗能量的蛋白酶,其中一種叫做鈉鉀幫浦(Na+K+ATPase) 的蛋白酶,它可以用掉約40%的大腦總能量,同時也可能用掉骨骼肌肉的30%以上的能量,只要能夠使它能減少一點消耗,就會對缺氧環境的適應將可以明顯提升。

如同前面所提過的,透過局部抑制鈉鉀幫浦酶的方法,將可在身體遭遇同樣狀態的環境下,減少約3%的能量損耗。目前在營養增補劑方面的產品,已發現從丹參提煉出的MLB-R7具有局部抑制鈉鉀幫浦酶的功能,同時它又具有正向強化心肌收縮力的功效,是一項在高山上極具價值的營養增補劑。

加強清除代謝廢物的增補劑

由於在高山的缺氧環境下,細胞的無氧代謝將會急速爆增,這將使得無氧代謝的產物如乳酸、二氧化碳快速的在體內增加,因此如何降低身體在缺氧環境下的無氧代謝率,將是有效減低高山症發作的關鍵方法。因此增加血液的循環流通功能變成為增補劑的首要選擇。

近年來許多人在進入大陸的高山高原地區旅遊,例如西藏、九寨溝、香格里拉等地,當地的導遊或旅行社多會建議遊客服用紅景天製造的相關產品,這除了因為當地藏族的傳統習慣所選擇以外,近年很多的科學研究已發現在紅景天植物中的幾項天然物質,包括 Salidroside 、Rosavin、及 SISO等等,具有不同程度在清除無氧代謝的乳酸副產物之功效,可被應用在預防高山症的營養增補劑。

提供能量供應的增補劑

有氧代謝的主要功能可以讓每一個細胞有效多生產出36個能量單位,相對於無氧代謝的只有2個ATP能量的效率實在無法比擬。因此在進入高山活動之前,應該透過訓練或補充增補劑的方式強化身體粒線體的數量及效能,這樣可以具有避較好的耐受能力,進而減低高山症的發生率。

目前科學界已發現可透過許多的增補劑保養品的補充加上適當的訓練之後,將可幫助細胞增加粒線體的數量,這包括高單位濃度的Co-Q10,但是有效使用量必須達到每天1500mg以上的用量。

高山症缺氧問題-視網膜出血

高子山的夕陽-視網膜出血

德納利山,這座海拔6000多公尺的北美最高峰, 擁有變幻莫測的高山風、典型的北極植被以及野生動植物,但它的山坡經常掩蔽在雲霧間。當地的阿拉斯加本地人將這座山命名為「德納利」,意思是「高個子」的大山,也是世界登山愛好者的聚集之地。

如此叢山峻嶺的高山,吸引了在美國攻讀研究所的木希,趁著學校放假期間決定規劃一趟屬於德納利山的覓境之旅。做好萬全準備的木希與夥伴們展開了探訪德納利山的旅程,在進入登山入口前,看著被山頂上白雪靄靄的德納利山峰,他們決定帶起雪鏡以防止陽光直射眼睛及冷風直吹對眼睛的傷害。

在登山途中經過了德納利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木希與夥伴們看見了一隻灰熊正吃著松鼠、還有一群麋鹿集體行動著,讓第一次到國家公園看見野生動物的木希興奮不已。繼續沿著峰頂的路上走時,木希突然拿著山杖往前的揮了一下,夥伴們問他發生什麼事了,木希說看到有很多小蟲漂浮在眼前,還看到了很多蜘蛛網擋著他的視線,所以就拿山杖把它們處理掉,走在隊伍隊第一個的木希,這樣的回答是很正常的。

大家不以為意的繼續前進著,途中木希不時有視線模糊的感覺,使他不時拿下雪鏡想要讓視線變清晰的感覺。抵達第一天計畫的目的地後,夥伴們決定結束第一天的登山行程便在此度過第一夜,正和夥伴搭著帳篷的木希眼前的景物突然變成紅色,便緊張的大喊著,大家對於木希的反應感到驚訝,這時木希又突然用手蓋住頭蹲了下來,大叫有閃電大家小心! 但事實上卻什麼都沒有。

這樣的突如其來的狀況讓大家都覺得不對勁便紛紛討論著木希的狀況,看著木希佈滿血絲的雙眼,難道是雪盲嗎?還是木希真的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越是討論讓木希越害怕,自己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靈異事件?或是真的得了雪盲症?回想起出發前看的登山須知,「雪盲」的症狀可能會造成失明的嚴重後果,想到如此嚴重的結果,使木希傷心的哭著害怕自己的雙眼可能再也看不到,這些幻覺的出現意味著什麼?木希真的會因此而失明嗎?

紅色的雪

木希視野中的漂浮物及蜘蛛網、紅色調的視覺、周邊視覺中的快速閃光、視線模糊,這些種種不尋常的症狀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身陷在害怕的氛圍中,也因為木希這樣的狀況遲遲未能得到舒緩,在不得已的狀況下,大家只好緊急輔助木希下山,結束這趟驚魂之旅。

高山、雪地或是極地,太陽的反射率可以達到98%以上,如果不戴墨鏡或是護目的裝備時,視網膜就會受        到強光刺激而引劇烈疼痛、畏光、眼睛腫嚴重導致失明,這就是「雪盲」的症狀。這樣看來木希並不是因為雪盲的原因而造成了上面這些異常的症狀,那麼在出發前已經帶起雪鏡保護眼睛的木希,為什麼還會發生如此慘烈的情況呢?

扭曲的影像

下山後幾個月後康復的木希,當回台灣過年,在一次的聚餐中,便因緣際會的到了陳志明博士的缺氧研究室中心和博士談及了這件事,同時找到了心中的解答!缺氧研究室發現像木希這樣的狀況,是屬於視網膜出血的症狀,而引發這樣的狀況卻和高山症的急速缺氧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當木希處於高海拔極度缺氧的環境下時,體內的重要組織器官:大腦,因氧氣的供應不足,身體的血氧就會重新分配到像大腦這些比較重要的器官,而位於視網膜的感光細胞也因此更缺氧。為了自救,視網為了自救視網膜就會設法釋出破壞細胞與細胞間連結纖維的蛋白酶,使細胞間隙變得較鬆散,而當局部血壓也急速變高,周遭釋出大量的發炎因子時,會使視網膜微血管通透性突然變大,造成局部水腫,嚴重時並可能使血液滲出,造成視網膜出血的現象。

缺氧的同時,大腦內的神經及血管細胞也如同視網膜的細胞一樣鬆散及充滿水份,並漸漸形成輕微腦水腫現象,腫大的後果使視神經也受到壓迫,使視神經傳遞訊號受阻,而出現了視力模糊、出現漂浮物或蜘蛛網的視覺、以及暫時性的失明等症狀。

雪鏡之內

在高山上當「視網膜出血」的相關症狀一旦發生時,表示腦部的水份也正在持續在遞增中,逐漸形成腦水腫的現象。所以不僅只是出現在眼前飄浮的異物,又或者是眼睛出血後出現紅色調的視覺,嚴重時甚至將發生永久失明的事件。這些症狀不只會使你出現幻覺,還可能因為看不到前面的路而墜落山崖,更可能引發腦水腫、頭痛、頭暈、意識不明等症狀,這些傷害所帶來的影響,就不是戴著雪鏡就會沒事的哦~ 是一種絕不容輕忽的重要警訊! 在緊急的狀態下,應該立刻的停下腳步、補充水份、設法補充強化能量、心臟動力的補給品、排出水份的利尿劑(丹木斯)、最重要的是讓眼睛休息,若還是無法得到舒緩時就盡快下山,以及時阻止悲劇發生。

當在高山上發生眼睛的任何異狀時,即便覺得是莫名的蜘蛛網擾亂也不可以輕易的輕忽,以上是小編的蒐集的案例,分享給大家唷~~

關於「高山症」其他深入的預防及正確研究資訊,可以搜尋陳志明博士的「高山症與耐缺氧研究中心」,就可以看見更多詳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