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缺氧問題-全身無力

無力的奇萊-全身無力

靜觀部落,是台灣最高、最神秘的原住民部落,它位於偏遠的奇萊山雲霧之間,與外界聯繫較不易,仍保有泰雅族人傳統的生活方式與人文環境。神秘的部落、獨特的人文風情常吸引許多原民文化的愛好者登山前往。身為文化工作者的小巢獲邀到靜觀部落體驗早期族人的生活及採訪部落長老的人生故事。趁著好天氣,小巢的這段探訪旅程,從沿著台14線的奇萊步道開始一路走到靜觀部落後,傍晚以後才開始了他的部落長老訪談工作,並計畫第二天跟著部落的族人的邀請一起到奇萊山峰挑戰傳說中的「黑色奇萊」。

在跟著族人在往山峰的路上,小巢突然有種疲倦的感覺,時不時的向嚮導要求停頓休息一下,但這樣的無力感讓小巢漸漸開始全身不太舒服、手腳都有種軟趴趴的感覺。在休息幾次後仍然感到疲累的小巢,最後因為雙腳肌肉痠軟疼痛致使他已經走不動了,於是只能在族人的攙扶下回到部落休息。對於小巢這樣的狀況,大家猜測大概是小巢平常體力不足或是前一天太累或者喝了太多米酒所導致的,但小巢是位長期拜訪山林的工作者,一般的山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情,而這次的狀況是第一次發生,真的是因為喝酒造成體力不足的原因嗎?或是前一天工作太累呢?

米酒部落

在山腰的部落休息過後的小巢,體力也漸漸恢復到平常的狀態,並在第三天遺憾的結束了他的探訪靜觀部落之旅。回公司的路上小巢一直在思考著他自己突如其來的疲倦無力感,他害怕這樣的狀況是不是身體出現什麼樣疾病的警訊,在上網查詢身體無力的原因後,發現造成全身無力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肝炎、糖尿病、貧血、低血壓、小中風、感冒、甚至癌症等原因所造成,小巢怎麼看都不覺得他自己符合這些疾病,在以往的登頂活動中也未曾出現過這樣無力的感覺,難道小巢是得了什麼他不知道的隱疾嗎?

38比2

當小巢回到公司後與前輩聊起這件事時,前輩告知小巢前幾年工作出差時也曾在高山上發生過其他高山症的問題,這突然引起小巢對高山症缺氧的興趣,有一次便在其他雜誌編輯同業的介紹下,到缺氧研究中心與陳博士討論後,得到這個神祕的答案!

博士表示當身體細胞在正常有氧的狀態下,飲食中所分解出的每個單位葡萄糖,當進入到細胞時可以轉換成38倍的生物能量ATP,但是在無氧的環境下細胞最多只能產出2倍的生物能量。而碰上高山缺氧的情況時,因為外部環境的含氧量驟然降低,就像在3500公尺左右的奇萊山上,氧氣的含量只有平地的64%,也就是空氣中只剩下12.8%的氧氣濃度,同時在爬山的過程裡,身體的耗氧需求又特別的大,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身上所產出的能量不夠運動時的負擔,將導致肌肉收縮無力,並造成大量的乳酸堆積,而產生強烈的疲累無力感。

我們的骨骼肌肉就像在拔河比賽那樣,如果沒有足夠的力氣去拉繩子,繩子就會朝向另一邊鬆脫移動,肌肉細胞的收縮能力來自於細胞中的肌動蛋白與肌凝蛋白的拉力,在缺氧的狀態下沒有足夠的ATP能量提供給它們時,肌肉間就會漸漸無法正常收縮而產生無力感。所以造成小巢在奇萊山攻頂無力的主因,就是外部環境缺氧所導致的!即便當時補充了很多食物或是休息也可能因為缺氧而使葡萄糖無法有效轉換成38倍的能量!

奇萊任務

登山時發生全身無力的感覺,不僅會使你無法順利前往目的地,還可能會使你因無力站不穩而墜落山崖。這些也只是我們肉眼可以預料的結果,但無力感持續一陣子之後,接下來將可能造成頭痛、頭暈、意識模糊等,最後引發高山症的腦水腫、肺水腫等等可怕的缺氧疾病,即便小巢的心是想要挑戰「黑色奇萊」,但他的身體的能量恐怕也無法讓完成這項任務了!

看了這麼多案例後,會發現在高山上發生的許多危害,便環繞在「缺氧」的主因,所以事先設法補充強化能量、心臟動力的補給品,補充足夠的電解質加量的使身體排水、排尿是在登山前非常重要的準備!

以上是小編的案例分享,再探訪高山的美妙之餘一定要記得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關於「高山症」其他深入的預防及正確研究資訊,可以搜尋陳志明博士的「高山症與耐缺氧研究中心」,就可以看見更多詳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