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的傷害
.
傷害身體的元兇不是高山, 而是我們身體的代償!!
高山症肺水腫
在認識了前面的高山症及缺氧基本常識之後,在這單元中我們將就高山症缺氧對肺部所造成的傷害〈主要是高山肺水腫症〉進行更科學的研究及探討,包括高山症肺水腫的發生原因、高山症肺水腫的常見症狀、高山症肺水腫的血氧狀態、高山症肺水腫的危險因子,高山症肺水腫的危險族群、高山症肺水腫的併發問題、高山症肺水腫的預防方式、高山症肺水腫的治療處理、發生案例及高山症肺水腫的最新研究等等將在本單元內詳盡討論。
高山症肺水腫的發生原因
缺氧, 是高山症肺水腫的首要原因。 但是為什麼會導致發生肺水腫, 而不是其他器官發生水腫 ? 主要還是因為肺部是身體取得外部氧氣的唯一且主要的器官。 肺部是由無數的肺泡所組成, 正常狀況下, 身體通過肺泡上面佈滿的微血管, 對氣泡內部剛吸入的新鮮氣體進行氧氣汲取與交換廢氣。 但是一旦身體發現, 原本正常可以吸到正常濃度的氧氣, 突然變得大量減少之際, 身體的代償反映機制, 就會發出兩個動作:
1. 收縮血管, 尤其是那些提供血液往肺泡與氣管的肺動脈血管,通通加強收縮, 提高血壓, 以求增加多一些血液中的紅血球取得多一點的氧氣。
2. 擴大通透, 主要是針對肺泡上的微血管, 增加這些血管管壁的通透性, 以求能加快氣體的擴散交換速度。
也就這樣兩個生理代償的動作,當初期遭遇到外部環境缺氧時, 或許還能憑藉著這些代償, 解除身體缺氧的威脅。 但若是持續一陣子缺氧、或繼續往更缺氧的高度移動、 或不斷的消耗體能時, 這兩個代償動作, 將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就是血液中的水分及細胞間質中的組織液將大量的滲漏積存在肺泡裡面與肺部的細胞之間, 而形成肺部積水的肺水腫現象。
高山症肺水腫的常見症狀
高山症肺水腫常見的症狀, 首先是發生肺部高血壓, 但是除非你躺在醫院裡, 否則這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測量的, 接著就是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不斷咳嗽, 發生氣喘,喉嚨有痰感, 流鼻水。再接著就是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噁心想吐, 咳出血痰, 胸口緊繃, 呼吸窒息等等, 當然, 如果到了這階段還不給予氧氣或降血壓藥品等急救, 並且即刻往山下移送的話,估計現在已經昏迷不醒或蒙主恩寵了 !
高山症肺水腫的併發問題
雖然高山症肺水腫實在可怕, 但是一般來說只要發生初期徵兆現象, 就立刻進行治療或緊急下山等動作,其實大多數人都會很快的改善恢復。 但是一旦發生高山症肺水腫過久, 或者繼續再處於更缺氧的環境, 或是因故加劇體力耗損等等動作, 則除了因為高山症肺水腫本身所造成的永久傷害之外, 還經常伴隨下列幾種併發問題與疾病:
1. 心臟衰竭
尤其是右心室衰竭。 畢竟在發生肺水腫的當下, 右心室必需聽從身體的代償反應指令, 瘋狂的加速擠壓血液進入肺臟, 加上心肌細胞也處於缺氧狀態, 而併發心肌發炎與之後的心肌壞死與心肌肥大或心臟衰竭。
2. 多器官梗塞與組織壞死
當發生肺水腫的情況加劇後, 大量的靜脈血液既使進入肺泡也難以交換氧氣與二氧化碳, 加上身體快速製造大量紅血球, 同時缺氧加劇後, 血小板的凝血因子也大量釋出, 造成心血管循環系統內充斥著游離血栓, 造成多器官梗塞及組織壞死。這也是當發生嚴重的高山肺水腫之後, 經常併發急性腎臟衰竭、盲眼症, 弱視,聽覺受損, 皮膚壞死等等問題。
3. 四肢組織末梢壞死截肢
在高山症肺水腫狀態下, 大多血液被強迫供應重要器官, 相對其他如四肢末梢如手腳指頭、鼻頭、耳朵等等,因為血液匱乏, 這些器官組織將從原本已缺氧狀態, 進入更嚴重缺氧狀態, 加上高山低溫的環境, 經常見到當高山症的患者搶救活過之後, 得將壞死的四肢、鼻頭、耳朵或指頭進行截肢處理。
高山症肺水腫的危險族群
幾乎所有進入3500公尺以上的高山或高原的人都可能發生高山症肺水腫問題, 只不過對於健康體能者,一般以進入超過4500公尺以上的環境活動, 升高了發生高山肺水腫的機率。 因此針對上述兩種狀況, 以下這些族群就相對危險:
1. 原本就已患有慢性缺氧型疾病的族群, 包括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心臟各類疾病患者,癌症腫瘤患者, 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肌腺瘤等), 常態性經痛者之月經期前後5天, 65歲以上的銀髮族, 神經慢性退化疾病者, 氣喘患者, 常態失眠者等等。
2. 最大攝氧量大於55(ml/Kg/min)以上的優秀體能族群, 包括登山專家、專業缺氧型運動選手(短跑、球類、重量運動等等), 由於這類族群經常有強大的體能,但同時身體的能量需求也比一般人還多出許多, 一旦輕忽登高山的適應守則, 冒險前進太快, 經常將因環境缺氧時的代謝能量產出快速低於身體能量閾值之際, 就會突然的發生高山症肺水腫問題。
高山症肺水腫的物理預防
第一, 也是最簡單預防發生高山症肺水腫的方法, 就是適應高原策略,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以時間換取生命』,也就是從進入2500或3000公尺開始, 每隔500至1000公尺的海拔高度, 就得停下來住宿休息至少1-2天, 讓身體適應之後, 再繼續朝下一個階段高度慢慢爬升,。這也是在台灣許多著名的登山路徑,像是玉山、奇萊山等等,都會在登山途中設立山屋或山莊的主要目的。
第二,腹式呼吸, 大家都聽過吐納,冥想、氣功等等用詞,其實就是運用腹式呼吸這類的呼吸方法解決身體面臨缺氧時的物理呼吸方式,這種呼吸透過鼻部緩緩吸入, 再將空氣集中灌入像是腹部的感覺, 使橫膈膜向下, 並使腹部向外突出, 之後再緩緩地將空氣經過口部吐出, 如此循環。透過這類的呼吸方式,可以強化氧氣與血紅素的結合, 在高山缺氧的環境下, 是預防發生高山症肺水腫的簡單方法之一。
高山症肺水腫的治療處理
對於高山症肺水腫治療第一黃金原則, 就是設法立即的將患者抬下山,即使是將人原地往下降100公尺,也對患者的預後有莫大的幫助, 當然若是能快速地下降到1000公尺以上, 或下降到海拔2500公尺左右時, 患者的肺水腫問題將可即刻地獲得改善。
如果患者因為某些因素無法立刻移動,那麼治療高山症的另一種最好方式,就是將患者放置入救難用的簡易高壓艙裡面, 利用加壓空氣原理使艙內的氣壓等於或大於常壓空氣(海平面氣壓), 這時艙內的環境可望和山下的環境雷同。如果在加壓的空氣中增加氧氣濃度, 將更有助肺水腫患者脫離險境並可在後續運送下山後的治療中快速復元。
在藥品方面, 目前沒有針對高山症肺水腫專門核准的藥物,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直接針對肺水腫特效的治療藥物。 但是傳統一些特別的血管擴張劑之類的鈣離子阻斷劑, 如Nifedipine的降血壓藥。或者直接吸入一氧化氮(NO)的氣體以刺激血管舒張。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壯陽藥, 如威爾鋼、犀利士, 其實它們原本就是血管擴張劑類的降血壓藥物。另外還有血管內皮素抑制劑, 像是Bosentan、Sitaxentan等也可以用來降低肺高血壓。另外像是抗發炎的藥物, 像是Dexamethasone也可以減緩肺水腫惡化。
以上這些藥物或多或少都對治療肺水腫有些幫助,只不過這些都屬於醫院處方藥而且都有許多的副作用, 一般健康的人應該也不可以輕易取得, 而且每個高山症肺水腫的病患狀況都不同, 建議應該交由專業的醫護人員指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