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缺氧問題-發燒

保暖衣的沸騰

合歡山,這個位於花蓮與南投交界的頂端山峰,係由七座山峰所串聯而成的合歡群峰,其中有五座都被列為台灣百岳,冬季時白雪皚皚,是台灣唯一可以滑雪的「雪鄉」。

寒假來臨,麗雪一家人從清境農場出發一路往山上走,想要體驗被群山懷抱的感覺。上山前麗雪詳閱到高山上的注意事項,其中最多人分享的,是因高山上的溫度較低務必備好保暖準備,加上正處冬季時節,麗雪與家人都做好了保暖的衣著準備。 上山的路上,沿路經過了海拔最高的7-11富家門市及台大梅峰農場,終於經歷一番波折後抵達了最多人駐留拍照的地方-武嶺,在拍完照後繼續麗雪家人便繼續前往雪山東峰開始登頂。

只不過到了雪山東峰後當停下腳步歇息時,麗雪的身體突然一下忽冷一下忽熱起來,原以為是衣物穿太少加上高山外部環境低溫的關係,讓麗雪發生發燒狀況,但這樣的狀況持續好一陣子,不僅使麗雪的身體像沸騰的開水般發燙著還出現了心跳加速、頭痛的感覺。家人們初步斷定麗雪的這樣的狀況是感冒著涼了,便趁著麗雪還有意識的狀況下緊急搭著路人的便車讓麗雪回到清境住處休息。 回去後的麗雪在幾個小時後就得到舒緩,體溫恢復了正常。這情況難道真的是因為麗雪衣服穿太少,才會出現這樣不尋常的發熱嗎?亦或是麗雪在山上的路上不慎感冒而引起的發燒嗎?

山頂的汗水?

回到清境住處休息的麗雪,身體的發熱的狀況到了睡前便得到緩解,而後也未出現咳嗽、流鼻涕或是鼻塞、喉嚨痛這樣的感冒症狀,然而引起發燒的可能原因有肺炎、傷寒、感冒、腦膜炎、細菌感染等,在這些眾多原因中,麗雪除了發燒外,並沒有衍生出其它的病症,那麼難道真的因為麗雪在登山時候運動流汗導致衣服濕冷,加上保暖衣物穿的又太少而發生感冒及風寒問題才使身體變得虛弱,造成身體忽冷忽熱的不適嗎?但是這樣的狀況在麗雪休息半天就後好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細胞的火盧

回家後的麗雪,在開學後和一個讀醫學研究所的朋友分享她的寒假合歡山之旅,便說著心中這個無解的疑問,她的朋友透過和高山症與耐缺氧研究中心的網站,找到使身體忽冷忽熱的重要解答!

麗雪發現像她這樣的病狀,是屬於高山症發生前的徵兆之一,而引發這樣的狀況便是和合歡山這樣的高山缺氧環境及她的活動方式有相當大的關係。在3400公尺左右的合歡山上,氧氣的濃度只剩下平常我們習慣的64%左右,當登山者在高山的急速缺氧環境下,加上身體不適當活動所造成體能大量的消耗,身體為了適應缺氧這種緊急狀況,體細胞便會在缺氧的狀態下進行自救,於是會先分泌剪斷細胞與細胞間纖維消化性蛋白酶MMP,使細胞間隙變得鬆散。同時細胞也會向周遭釋出大量的發炎因子及前列腺素PGE2、白介素等物質,使細胞血管的通透性加大, 而使細胞可以獲得更多氧氣,達到自救的目的。

雖然血氧這時可以快速地供給細胞,進行有氧代謝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及熱量,但卻使身體產生發熱而提高體溫形成短暫的發燒現象。但由於在缺氧環境下,細胞仍然需要優先供給更多血氧給大腦及肺部,使得細胞組織的血氧持續的過度缺乏,而發生持續缺氧的狀態。當缺氧代謝的副產物:氫離子的不斷累積後,引發大量神經訊息波刺激下視丘的體感中樞,而使上面發炎所產生的發燒現象持續加劇。

美景的陷阱

在高山缺氧的環境下,一旦發燒,表示腦部及肺泡內部的水份正在持續增加中,這也是高山症發生前的徵兆。身體持續發燒下,就會漸漸出現頭痛、頭暈、意識不明、全身無力甚至是腦水腫、肺水腫這樣的危害。因此幾項高山症發生前的預防動作也是很重要的。在登山前可以試著做一些暖身操以補充身體耐缺氧的有氧能力,或者是設法補充強化能量、心臟動力的補給品,補充足夠的電解質加量的使身體排水、排尿,便可以預防或緩解高山症的發生。

台灣的江山如畫般美麗,健行也是一件對身體健康的活動,然而在高山身體發生的任何症狀,我們都必須假設是比平常更加嚴重的,就像在平地發燒時可能會覺得是感冒引起的便不以為意,但發生在高山外部環境低溫時,狀況只會持續惡化,所以一旦生理有任何不對勁時,一定要審慎處哩,加緊戒備。

看完這個故事後,有沒有發現就算穿了再多再厚的衣服,也抵不過缺氧這個大魔王的侵襲,所以阿預防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哦~~~ 以上是小編的案例分享,下一次小編又要帶大家去哪裡爬山了呢~~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精彩的故事呢~盡請期待唷!關於「高山症」其他深入的預防及正確研究資訊,可以搜尋陳志明博士的「高山症與耐缺氧研究中心」,就可以看見更多詳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