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腦水腫

在這單元中我們將就高山症缺氧對腦部所造成的傷害〈主要是高山腦水腫症〉進行更科學的研究及探討。高山症腦水腫又稱作高原腦水腫、高山腦水腫、高海拔腦水腫,我們將探討包括高山症腦水腫的發生原因、高山症腦水腫的常見症狀、高山症腦水腫的血氧狀態、高山症腦水腫的危險因子,高山症腦水腫的危險族群、高山症腦水腫的併發問題、高山症腦水腫的預防方式、高山症腦水腫的治療處理、發生案例及高山症腦水腫的最新研究等等將在本單元內詳盡討論。

高山症腦水腫的發生原因

高山症腦水腫的首要原因: 缺氧。 但為什麼會導致集中發生腦水腫狀態, 而不是其他器官發生水腫 ? 主要是因為大腦是主宰身體的最重要器官,因此當身體面臨高山缺氧的環境下, 血液中的含氧量經大腦檢測不足時, 將即刻發出加強補充血液的代償命令,於是大量的血液便會透過身體不同器官或組織, 加強收縮血管並加大血壓,往腦部迅速的集中。

 

 突然遽增的血流集中到大腦時, 原本大腦應該在得到充分的血氧之後, 就會減緩或停止血流集中大腦的指令, 但是由於血液中的氧含量實在低於常態,也就是面臨到缺氧的壓力, 於是造成大腦中那些專門控制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 簡稱BBB)及提供養分轉換功能的神經星狀膠質細胞,大量發出缺氧的反射訊號: 金屬基質蛋白酶(MMPs) 。 這類金屬基質蛋白酶最主要的功能,其實就像是細胞之間的剪刀那樣, 當這些MMP被大量釋出在血腦屏障BBB附近之後, 於是原本緊密無比的屏障, 就會被這些MMP給破壞鬆脫,而發生所謂部正常的腦血管擴大通透性現象,使原本血液中所含許多不應該進入大腦的物質以及水分, 便大量的充斥進入大腦造成積水水腫,同時也由於大腦有顱骨限制住水腫向外的物理壓力, 於是就發生顱內產生非常大的壓力, 造成腦神經傷亡凋零等非常嚴重的高山症腦水腫現象。

高山症腦水腫的常見症狀

高山症腦水腫常見的症狀, 首先是發生劇烈的頭痛現象,這類頭痛絕不是感冒著涼時那樣輕微的頭痛, 如果用五雷轟頂來形容, 那應該是極為恰當。 接著就是眼冒閃光, 耳鳴不絕, 噁心嘔吐,金魚眼,眼球血紅, 眼角溢血, 流鼻血,呼吸急促,心跳加速,這時如果還能走動, 那必然無法直線行走,感覺所見到的都是重影。 這還算好,至少只是視神經受到水腫擠壓罷了, 如果嚴重一點的,腦中所看到的可能都不是眼睛所反射的視野時, 那就發生了幻視、幻聽、甚至是出現山魅、魔形阿這類的幻覺時,還會出現跳崖、手足狂舞等等發瘋動作, 甚至也發生眼盲, 耳聾等等問題。 當然一些呼吸困難,胸悶胸痛, 咳出血痰, 胸口緊繃, 呼吸窒息等等基本症狀也早就出現。 當然, 如果到了這階段還不給予氧氣或藥品等急救, 並且即刻往山下移送的話,估計已經昏迷不醒或蒙主恩寵了 !

高山症腦水腫的併發問題

雖然高山症腦水腫實在可怕, 但是一般來說只要發生初期徵兆現象, 就立刻進行治療或緊急下山等動作,其實大多數人都會很快的改善恢復。 但是一旦發生高山症腦水腫時間過久, 或者繼續再處於更缺氧的環境, 或是因故加劇體力耗損等等動作, 則除了因為高山症腦水腫本身所造成的永久傷害之外, 還經常伴隨下列幾種併發問題與疾病:

 

1. 心臟衰竭

尤其是左右心室都發生衰竭。 畢竟在發生腦水腫的之際, 左心室必須強力不斷的收縮, 而右心室則還得聽從身體的代償反應指令, 瘋狂的加速擠壓血液進入肺臟, 加上心肌細胞也處於缺氧狀態, 而併發心肌發炎與之後的心肌壞死與心肌肥大或心臟衰竭。

 

 2. 腦中風

在發生高山症腦水腫之際, 大量的血液集中到大腦, 同時並產生超高的大腦高血壓, 對許多中年人極易發生出血性腦中風, 簡單的說就是腦血管爆裂, 一般來說致死率高達80%以上,這還是在平地都會區有送醫搶救的情況, 如果在高山地區那情況可能更嚴重許多。 另外, 由於 大量的血液被送往大腦, 身體也會快速製造大量的紅血球, 同時缺氧加劇後, 血小板的凝血因子也大量釋出,同時發炎

狀況驟升, 所以免疫系統及修護系統如大量的組織纖維母細胞也大量活化, 所以造成血液中充斥著游離血栓, 當這些游離血栓被強制送往大腦後, 也將很容易形成梗塞型腦中風。

 

 3.多器官梗塞與組織壞死

當腦水腫的情況加劇後, 大量的血液加強送往大腦, 加上身體快速製造大量紅血球, 同時缺氧加劇後, 血小板的凝血因子及組織纖維母細胞也大量活化與釋出, 造成血液循環系統內充斥著游離血栓, 造成多器官梗塞及組織壞死。這也是當發生嚴重的高山腦水腫之後, 經常併發急性腎臟衰竭、盲眼症, 弱視,聽覺受損, 皮膚壞死等等問題。

 

 4. 四肢組織末梢壞死截肢

在高山症腦水腫狀態下, 大多血液被強迫供應重要器官, 相對其他如四肢末梢如手腳指頭、鼻頭、耳朵等等,因為血液匱乏, 這些器官組織將從原本已缺氧狀態, 進入更嚴重缺氧狀態, 加上高山低溫的環境, 經常見到當高山症的患者搶救活過之後, 得將壞死的四肢、鼻頭、耳朵或指頭進行截肢處理。

 

高山症肺水腫的危險族群

幾乎所有進入3500公尺以上的高山或高原的人都可能發生高山症腦水腫問題, 只不過對於健康體能者,一般以進入超過4500公尺以上的環境活動, 升高了發生高山腦水腫的機率。 因此針對上述兩種狀況, 以下這些族群就相對危險:

 

1. 原本就已患有慢性缺氧型疾病的族群, 包括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心臟各類疾病患者(包括腦中風患者),癌症腫瘤患者, 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肌腺瘤等), 常態性經痛者之月經期前後5天, 65歲以上的銀髮族, 神經慢性退化疾病者, 氣喘患者, 常態失眠者等等。

 

 2. 最大攝氧量大於55(ml/Kg/min)以上的優秀體能族群, 包括登山專家、專業缺氧型運動選手(短跑、球類、重量運動等等), 由於這類族群經常有強大的體能,但同時身體的能量需求也比一般人還多出許多, 一旦輕忽登高山的適應守則, 冒險前進太快, 經常將因環境缺氧時的代謝能量產出快速低於身體能量閾值之際, 就會突然的發生高山症腦水腫問題。

高山症腦水腫的物理預防

第一, 也是最簡單預防發生高山症腦水腫的方法, 就是適應高原策略,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以時間換取生命』,也就是從進入2500或3000公尺開始, 每隔500至1000公尺的海拔高度, 就得停下來住宿休息至少1-2天, 讓身體適應之後, 再繼續朝下一個階段高度慢慢爬升,。這也是在台灣許多著名的登山路徑,像是玉山、奇萊山等等,都會在登山途中設立山屋或山莊的主要目的。

 

第二,腹式呼吸, 大家都聽過吐納,冥想、氣功等等用詞,其實就是運用腹式呼吸這類的呼吸方法解決身體面臨缺氧時的物理呼吸方式,這種呼吸透過鼻部緩緩吸入, 再將空氣集中灌入像是腹部的感覺, 使橫膈膜向下, 並使腹部向外突出, 之後再緩緩地將空氣經過口部吐出, 如此循環。透過這類的呼吸方式,可以強化氧氣與血紅素的結合, 在高山缺氧的環境下, 是預防發生高山症腦水腫的簡單方法之一。

高山症腦水腫的治療處理

對於高山症腦水腫治療第一黃金原則, 就是設法立即的將患者抬下山,即使是將人原地往下降100公尺,也對患者的預後有莫大的幫助, 當然若是能快速地下降到1000公尺以上, 或下降到海拔2500公尺左右時, 患者的腦水腫問題將可即刻地獲得改善。

 

 如果患者因為某些因素無法立刻移動,那麼治療高山症的另一種最好方式,就是將患者放置入救難用的簡易高壓艙裡面, 利用加壓空氣原理使艙內的氣壓等於或大於常壓空氣(海平面氣壓), 這時艙內的環境可望和山下的環境雷同。如果在加壓的空氣中增加氧氣濃度, 將更有助腦水腫患者脫離險境並可在後續運送下山後的治療中快速復元。

 

 在藥品方面, 目前沒有針對高山症腦水腫專門核准的藥物,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直接針對腦水腫特效的治療藥物。 但是傳統一些特別的皮質類固醇荷爾蒙之類的消炎消腫藥物, 如地塞松(Dexamethasone)這類的消腫藥物, 基本上是目前公認唯一治療高山症腦水腫的藥物。

 

 但這藥物雖然或多或少都對治療腦水腫有些幫助,只不過這些都屬於醫院處方藥而且都有許多的副作用, 一般健康的人應該也不可以輕易取得, 而且每個高山症腦水腫的病患狀況都不同, 建議應該交由專業的醫護人員指導使用。